論黨的自我革命(35)
原文:
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三日)
※這是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二〇二〇年的紀檢監察工作十分重要。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從紀檢監察工作來說,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強化政治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體系,居于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其關鍵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過去,有的黨員、干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懵懵懂懂,有的領導干部對堅持黨的領導等原則性問題語焉不詳,對重大問題是非混淆、不敢斗爭。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歷練和理論總結,應該說已經不存在搞不清楚、說不明白的問題,楚河漢界分明,必須以統一的思想為基礎,以科學的制度為支撐,以嚴明的紀律為保障,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就是“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相輔相成的整體,“四個意識”不牢固、“四個自信”沒底氣,“兩個維護”就不會自覺堅定。強化政治監督,要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一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要堅定不移堅持和鞏固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加強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障全會重要舉措分工方案有效實施,督促黨員、干部嚴格執行制度,同違反制度的行為作堅決斗爭。二是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要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政治高度,圍繞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舉措加強監督檢查。今年尤其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三是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要用好以黨章、準則、條例、規定為主體的管黨治黨制度利器,推動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從基礎制度嚴起、從日常規范抓起,切實解決基層黨的領導和監督虛化、弱化問題,把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黨組織、每個崗位上。四是保證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黨的執政權的一部分,必須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出一些黨員、干部在作風上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對群眾訴求麻木不仁,為民服務不上心不盡力,甚至侵害群眾利益;有的只會喊口號、刷標語、打廣告,不愿做不會做群眾工作,同群眾隔著一堵“心墻”;有的抓工作固守套路不出思路,回避矛盾不敢擔當,遇事要么層層向上請示,要么層層向下簽責任狀,就是不去抓落實。我們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教育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真抓實干、盡心盡責,決不能干那些只想討領導歡心、讓群眾失望的蠢事。要通過清晰的制度導向,把親和清、勤和廉統一起來,把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形成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要像革命戰爭年代把干部放到火線上考驗一樣,在重大工作、重大斗爭第一線培養干部、錘煉干部,讓好干部茁壯成長、脫穎而出。
要集中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對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要盯住不放、精準施治。要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特別是貧困縣摘帽情況的監督,督查鞏固脫貧成果、穩定扶貧政策情況。要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增強基層治理效能,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
第三,繼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我們要清醒認識腐蝕和反腐蝕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切實增強防范風險意識,提高治理腐敗效能。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嚴加懲治。目前,國家資源開發、投資重點領域廉潔風險集聚,國有企業靠企吃企問題突出,金融領域腐敗對金融安全造成極大威脅。腐敗分子為了一己私利,置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于不顧;因為自己不干凈,干擾全面從嚴治黨方針落實,嚴重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形形色色利益集團的“圍獵”有組織、有策劃,領導干部及其親屬身旁群“狼”環伺。只要擁有權力,就永遠有“圍獵”者;只要有誘惑,就總會有人冒險去咬“鉤”。正所謂“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要堅決查處各種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反腐力度,加強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看緊重大項目、并購重組、境外投資、國企混改等關鍵環節,嚴懲靠企吃企、關聯交易、設租尋租、利益輸送等頑癥,查處地方債務風險中隱藏的腐敗問題。要堅決查處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行為,建立和強化長效監管機制。要加強對國企境外腐敗問題和跨國企業在華商業賄賂問題的治理,強化“一帶一路”海外投資等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完善境外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形成巡視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合力,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有效防范這類問題帶來的道德風險、法律風險、腐敗風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同“四風”不懈斗爭,取得很大成果,但作風積弊還沒有根除,有些問題依然以變相和地下的狀態存在著。比如,請客吃飯問題依然存在,公開的賓館、飯店不敢去了,就轉入機關食堂、私人會館、私人別墅等地,燈紅酒綠、推杯換盞,一些干部、老板就通過這種場合勾兌感情、進行利益交換。還比如,一些地方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私利的問題依然存在,包括名酒、名煙、名茶、玉石、蟲草等都被用來討好領導、打點關系,送字畫、工藝品、文物等“雅賄”問題也依然存在。“盡小者大,慎微者著。”我們必須保持定力、寸步不讓,守住重要節點,緊盯薄弱環節,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對不知敬畏、挑戰紀律的要嚴肅處理、以儆效尤。
特別是要加強對各級“一把手”的監督檢查。現在,各級“一把手”腐敗問題仍屢有發生。黨的十九大后查處的中管干部中主要問題發生在“一把手”崗位上的有七十八人,魯煒、王三運、秦光榮、趙正永就是典型。云南兩任省委書記落馬,昆明四任市委書記被查處。要加強對主要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監督。對各級“一把手”來說,黨組織自上而下的監督最有效。黨中央要加強對高級領導干部的監督,各級黨委(黨組)要加強對所管理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上級“一把手”必須抓好下級“一把手”。群眾反映多了的就要及時敲敲警鐘,問題反映突出的巡視就要及時跟進。要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更牢,完善任職回避、定期輪崗、離任審計等制度。對腐敗多發領域要有針對性地完善制度機制,筑牢制度防火墻。破解同級監督難題,關鍵在常委會。班子成員間日常接觸最多,最了解情況,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增強主動監督、相互監督的自覺。
我在這里要特別提醒各級領導干部,要嚴防在自己身上出現“裙帶腐敗”、“衙內腐敗”。在查處的違紀違法干部身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裙帶腐敗”、“衙內腐敗”體現得淋漓盡致,老子為官不正帶壞了配偶子女,配偶子女不端最終把老子拉下水。領導干部對配偶子女等親屬一定要嚴格教育、嚴格約束。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親屬不少是在金融機構、國有企業、資源能源單位等工作的,要教育督促他們遵紀守法、盡心盡責工作,決不能通過這些崗位為他人疏通關節甚至撈取私利。
第四,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當今世界,一些國家發生社會動蕩、政權更迭,腐敗都是很重要的導火索。中國共產黨要解決好長期執政問題,就必須解決好反腐敗問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必須統籌聯動,增強總體效果。“不敢”是前提,要以嚴格的執紀執法增強制度剛性,讓黨員、干部從害怕被查處的“不敢”走向敬畏黨和人民、敬畏黨紀國法的“不敢”;“不能”是關鍵,要科學配置權力,加強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推動形成不斷完備的制度體系、嚴格有效的監督體系;“不想”是根本,要靠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黨性覺悟,靠涵養廉潔文化,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既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個區分開來”。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通過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第五,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各方面監督總體上有力有序,但協同銜接不夠順暢的問題比較突出,日常監督不夠嚴格,辦法不多、效果不強。要繼續健全制度、完善體系,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總要求是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著力點是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統一領導,就是要強化主體責任,加強統籌協調,使監督工作在決策部署指揮、資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運用上更加協同。各級黨委(黨組)要嚴格日常監督,綜合運用談心談話、檢查抽查、指導民主生活會、受理信訪舉報、督促巡視巡察整改等形式,把管理和監督寓于實施領導的全過程。全面覆蓋,就是要堅持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抓好“關鍵少數”,帶動整個監督體系更加嚴密、更加有效運轉。要盯緊權力運行各環節,抓住政策制定權、審批監管權、執法司法權等關鍵點,合理分解、科學配置權力,嚴格職責權限,加快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權威高效,就是要科學設計體制機制,提升監督體系整體效能。要把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等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紀委監委要把握好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責,發揮好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作用,抓重點、補短板,一體推動、落實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各項任務。要完善雙重領導體制,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方面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探索以上級紀委監委派駐形式強化對國有企事業單位監督的有效機制,加強對中央垂直管理部門下屬單位的監督。要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成員的監督,實現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要在更大范圍整合運用監督力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紀委監委要在貫通各類監督上主動作為,完善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的制度,健全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成果共享機制,做實監督全覆蓋、增強監督有效性。
第六,用嚴明的紀律維護制度,增強紀律約束力和制度執行力。“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也。”沒有嚴明紀律作保障,制度就是一紙空文。要完善全覆蓋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強化日常督查和專項檢查,用嚴格執紀推動制度執行。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堅決嚴肅查處,決不允許以權勢大而破規、以問題小而姑息、以違者眾而放任。要把制度執行情況納入考核內容,推動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職盡責、善于運用制度謀事干事。要以有效問責強化制度執行,既追究亂用濫用權力的瀆職行為也追究不用棄用權力的失職行為,既追究直接責任也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維護制度權威、保障制度執行,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紀檢監察機關要帶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繼承對黨絕對忠誠的光榮傳統,做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戰士。推進反腐敗工作規范化、法治化,前提是紀檢監察工作自身運行要規范化、法治化。黨中央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批準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就是給紀檢監察機關定制度、立規矩,必須不折不扣執行到位。各級黨委要加強對紀委監委的領導和監督,探索建立人大對監委的監督機制,確保執紀執法權受監督、有約束。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強化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上作表率,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下更大氣力把隊伍建強、讓干部過硬。

各級黨組織要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多思多想、學深悟透,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本期朗讀者:王萍(安慶市懷寧縣融媒體中心播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