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黨的自我革命(20)
原文:
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
(二〇一七年一月六日)
※這是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不斷堅定和提高政治覺悟。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要同向發力,是我們在實踐中探索的重要經驗。修身立德是為政之基,從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鑄牢理想信念這個共產黨人的魂。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市場等價交換原則很容易向黨內侵蝕。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鑄牢思想之“魂”。
面對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的矛盾,是選擇前者還是后者,靠的就是覺悟,最終檢驗的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毛澤東同志說:“要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一個信心,即革命一定要勝利。首先要使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鄧小平同志說:“我們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有充分的覺悟,在根本問題上毫不動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去團結、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全面從嚴,從根本上說要靠內因,同時也要靠外因促進內因起變化。覺悟看似無形,關鍵時就會明心見性。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黨和人民事業英勇奮斗,甚至獻出生命,靠的就是覺悟。戰場上共產黨人冒著槍林彈雨勇往直前、沖鋒陷陣,刑場上共產黨人視死如歸、從容就義,危難時共產黨人豁得出來、沖得上去,都不是靠強迫命令,而是靠覺悟。我們入了黨,就認定了馬克思主義,認定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認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守這份理想信念,是拒腐防變的思想根基。堅守這份理想信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輩子學習進步,一輩子改造提高。做不到這一點,就可能隨時掉隊、名節不保,甚至身敗名裂。
從那些落馬領導干部的懺悔錄中不難看到,他們都是理想信念先出了問題。有的是看到社會上陰暗面太多,對社會主義前途心生悲觀而丟掉了理想信念;有的是人生不順特別是仕途遇到挫折,對個人前途心生失望而丟掉了理想信念;有的是受親情友情所累,違反原則辦事而丟掉了理想信念;有的是經不住金錢、美色等誘惑而丟掉了理想信念;有的是臨近退休,認為沒有必要再那么堅守,趕緊給自己安排好晚年生活而丟掉了理想信念。凡此種種,說明領導干部必須始終把理想信念銘記于心、見諸于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忽視或偏離,否則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我們抓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強正面引導,也要用好反面教材,使廣大黨員、干部明是非、辨真偽,養正氣、祛邪氣,管思想、固根本。
歷史上有個著名的故事,東漢人楊震做過荊州刺史,后調任為東萊太守。他去東萊上任時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任職荊州刺史時舉薦過的官員。王密聽說楊震路過,為報答當年提攜之情,白天空手去見了楊震,晚上則準備了十斤金子想送給楊震。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卻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后很慚愧。楊震為官清廉,有老朋友、長輩勸他為子孫購置產業,楊震說:“讓以后的世人稱他們是清官的子孫,我用這個留給他們,不是也很豐厚嗎?”這就是一種覺悟。
“內無妄思,外無妄動。”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講覺悟、有覺悟。覺悟了,覺悟高了,在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等問題面前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覺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也不能自然而然始終保鮮,必須在黨性修養和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提高,在工作實踐和斗爭磨礪中不斷堅定。有覺悟的人,有大覺悟的人,才能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甘于貢獻。
維護黨中央權威,貫徹民主集中制*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三日)
※這是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特別是高級干部都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為什么《準則》如此強調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一段時間內,無視黨中央權威的現象廣泛存在,有些還很嚴重。有的立場不穩、喪失原則,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態度曖昧,沒有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的自以為是、胡言亂語,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公開發表同黨中央精神相違背的意見,對黨中央大政方針說三道四;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貫徹黨的決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明明知道有問題,不但不抵制不報告,反而躋身其中、推波助瀾,對黨中央搞小動作;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事前不請示,事后不報告,或者只報成績不報問題和缺點,向黨中央打埋伏;有的自作主張、瞞天過海,對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致使黨中央決策部署在貫徹執行中變形走樣、落不了地;有的狂妄自大、陽奉陰違,把自己凌駕于黨組織之上,把自己主政或分管的地方和部門當成“獨立王國”、“私人領地”,擁護黨中央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上卻是公開或者變相販賣私貨,背著黨中央另搞一套;有的野心膨脹、權欲熏心,在黨內培植個人勢力,搞各種非組織派別活動,甚至公開搞分裂黨的政治勾當,同黨中央對著干。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說明,一些人目無政治紀律、無視黨中央權威已經到了何種程度?如不堅決克服,就會對黨和人民事業造成嚴重損害。
古人云:令之不行,政之不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中央制定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依據和基礎。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可以隨意不執行,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會成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主張上,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一個黨的組織、每一名黨員干部,無論處在哪個領域、哪個層級、哪個部門和單位,都要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決不允許背著黨中央另搞一套。總結這些年黨內出現的各種問題,《準則》強調:全黨必須自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對黨中央決策部署,任何黨組織和任何黨員都不準合意的執行、不合意的不執行,不準先斬后奏,更不準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屬于部門和地方職權范圍內的工作部署,要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但決不允許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不是就不要民主集中制了、不要發揚黨內民主了呢?絕對不是!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我們實行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制度,是民主和集中緊密結合的制度。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發展黨內民主。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黨的全會文件、黨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決策、政府工作報告、重大改革發展舉措、部門重要工作文件,都要在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有的不止征求一次,還要征求兩次、三次,部門的重要文件,有的要征求全部省區市的意見和建議,有的要征求幾十家中央和國家部門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這些都是必須過的程序,黨中央審議重要文件時,都要求報告征求意見的情況,同意的要報告,不同意的也要報告。我們中央領導同志也經常通過召開座談會、下去調研、找人談話、研究調研材料等多種形式,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都是很慎重的,重大方案要經過部門討論、各有關中央領導小組討論、國務院討論,然后才拿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議。如果審議通不過,還要拿回去重新研究,研究修改好了以后再上會討論。這些環節都有制度性規定,不是可有可無的。很多重大工作部署,從部門提出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要經過五六道關,涉法事項還要到全國人大討論。看上去有些繁瑣,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做到兼聽則明、防止偏聽則暗,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當然,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聽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最后總要作出決定,這個決定權就在黨中央,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在醞釀和討論過程中,大家可以充分發表意見,暢所欲言,可以提修改意見,可以批評,甚至可以反對,言者無罪。古代尚有堯舜諫鼓謗木、大禹揭器求言、唐太宗兼聽兼信等故事,我們共產黨人更要有這樣的理念和原則、氣度和氣魄。在醞釀和討論階段,要多聽意見,讓人家多說話,天塌不下來!閉目塞聽、閉門造車,不會有好的決策。但是,一旦黨中央作出決定,各方就要堅決貫徹執行,不能某個決策不符合自己的意見、不對自己的胃口就不執行。而且,執行起來還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在堅決執行的條件下,有意見、有問題還可以通過黨內程序反映,直至向黨中央反映,這都是允許的。有關反映黨中央采納了,那很好,如果沒有采納也不要牢騷滿腹,心里不痛快,行動上打埋伏。個人有見解是好事,但個人的認識畢竟有其局限性,黨中央決策要從全局出發,集中各方面智慧,綜合考慮各方面條件。我們這么大一個黨、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黨中央定于一尊的權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不休,不僅會誤事,而且要亂套!
我在年前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強調,全黨只有黨中央權威、只有向黨中央看齊,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都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向黨中央看齊。這個邏輯不能層層推下去。層層提權威、要看齊,這在政治上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不要有權威呢?當然要有權威,否則沒法開展工作。地方和部門的工作部署要不要執行呢?當然要執行,否則就會肌無力。但是,地方和部門的同志一定要認識到地方和部門的權威都來自于黨中央權威,地方和部門的工作都是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落實,在地方和部門工作的同志都是黨派去工作的,不是獨立存在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天馬行空、為所欲為的權力。層層都喊維護自己的權威,層層都喊向自己看齊,黨中央權威、向黨中央看齊就會被虛化、弱化。全黨只能維護黨中央權威,只能向黨中央看齊,要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和決策部署上來。只有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地方和部門的工作才能做好。
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三日)
※這是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我在去年底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講了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的問題,這是有深入考慮的。我們黨作為一個具有九十五年多歷史、執政六十七年多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何始終保持革命精神是一個十分重大而又必須解決好的課題。對這個問題,我們黨始終是高度重視的。一九四九年三月,全國革命勝利前夕,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強調“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就是要求全黨繼續保持和發揚革命精神。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強調要“發揚革命和拚命精神”。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漸進入一種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不敢斗爭、貪圖享樂的狀態。如果那樣,對我們黨來說就是極大的危險。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包含著不忘革命精神這個重大命題。
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要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崇高使命,必須“以補過為心,以求過為急,以能改其過為善,以得聞其過為明”,一刻不放松地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始終跟上時代、實踐、人民的要求。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在現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脫穎而出?為什么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認并改正錯誤的勇氣,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的病癥,一次次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這種能力既是我們黨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毛主席說:“共產黨員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只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他們生根于人民之中,他們是人民的兒子,又是人民的教師,他們每時每刻地總是警戒著不要脫離群眾,他們不論遇著何事,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因此他們就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就是他們的事業必然獲得勝利的根據。”“無私者,可置以為政。”“不私,而天下自公。”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并糾正錯誤。
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以敢于刀刃向內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以一抓到底的釘釘子精神把管黨治黨要求落實落細,都貫穿著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體現了我們黨自我革命的決心和意志。現在,世人驚嘆中國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步伐之快,驚嘆中國社會面貌變化之大,要看到在這些發展變化背后是我們黨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品格,是我們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
現在,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我們黨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更加復雜,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嚴峻。任務越繁重,風險考驗越大,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沒有自我凈化的過硬特質,能不能堅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作斗爭,就成為決定黨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
我們黨擁有近八千九百萬名黨員、四百四十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是世界第一大黨。這么大一個黨,處在執政地位、掌控執政資源,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視自身問題的現象,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沒有什么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前途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要興黨強黨,保證黨永葆生機活力,就必須實事求是認識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
堅持自我革命精神,關鍵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對著問題去的,諱疾忌醫是自我革命的天敵。無論什么時候,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怕就怕對問題熟視無睹、視而不見,結果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管涌演變為大塌方。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實現自身跨越,才能不斷給黨和人民事業注入生機活力。
有些人迷戀西方多黨輪替、三權鼎立那一套,認為一黨執政無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際上,縱觀各國政黨,真正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能夠始終如一正視自身問題,能夠形成一整套自我約束的制度規范體系,能夠嚴肅懲處黨內一大批腐化變質分子的,可以說少之又少。
各級黨委要對照黨章和黨紀黨規,對照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來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短板,并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知恥而后勇、知止而后定。對那些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問題,對那些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方面存在的問題,對那些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必須拿出義無反顧、動真碰硬的勇氣去解決,以永遠在路上的勁頭去解決,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各級黨組織要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多思多想、學深悟透,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本期朗讀者:杜力(宣城市寧國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